
( 原刊 AV Magazine 14-04-2006 )
占基利(Jim Carrey)是演瘋狂喜劇廣為人認識,自從《娛人先生》(Man on the Moon)、《真人Show》(Truman Show)及《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後,發覺他粗中帶幼,可演豐富內心戲的角色,從此將他列入我的重點留意演員之列;但是又得注意此君的賺錢策略:必會定時接拍一些瘋狂無厘頭喜劇,像翻拍1977年的舊作的《賊壇新人王》(Fun with Dick and Jane)。
《賊》是胡鬧喜劇一齣,但看在七城眼中,卻變成感慨良多的悲劇,所謂崩口人忌看崩口戲,故事講占基利是一大商業機構高層管理人員,但公司爆煲後面對中年失業問題及財政危機,連屋前重鋪草地的工程也要停工,把心一橫去偷人家的草皮,發現去偷去搶好過返工,於是夫婦成為最佳賊拍擋,這部電影深深刺痛我,令我記起幾年前在董建華管治下,找不到工作的日子(嘻嘻,我們都愛撒賴,將責任歸咎過去的人),從有不錯的收入到要為生活徬徨,不敢出街消費,不想見到熟朋友。現在憶苦思甜,環境改善了,學會理財謹慎一點,有再跌進深谷的心理準備。
雖然,《賊》片最後都是劫富濟貧,皆大歡喜大團圓結果,但電視機前的我,心情剛坐完過山車。
錯過了《春田花花同學會》,全因身邊朋友劣評如潮,一大堆友情客串的明星,令我產生錯覺,以為是再版的福星片,看過dvd後方知誤解與低估了這部電影;坊間劣評大致嫌它劇情鬆散及不夠惹笑--《麥兜故事》和《菠蘿油王子》都是傷感的。以為麥兜電影會令人開懷大笑,只是世俗對它的誤解,《春》的調子雖然沒有前兩集那樣悲觀,但處處流露打工仔為兩餐的無奈生活:再沒宏大的理想,大學畢業生理想職業是斬燒味,你有你的志願做醫生律師等社會棟樑,我有我樂於做hair下hair下又放工的OL生活,一種認命的庶民心態,只是庶民也有其階級堅持,例如寧死都不吃「囉仔記」飯盒,明知沒魚翅撈飯的資格,沒有到六星級酒店high tea的閒情逸致,也要保住平凡人生的尊嚴,像占基利門口的必需有草皮;尤其活在這功利的社會,政府不理民間疾苦,像我們的財爺說:人生必經兩件事--死亡和交稅;一種中產階級斟著紅洒吃魚子醬,與友儕之間說的高檔笑話,財爺卻對著大氣電波說了;對活在貧窮線下的弱勢社群而言,許多人一生都沒交稅便要面對死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