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刊 AV Magazine 2004 )曾志偉慨嘆當《江湖》仍未能通過內地審查公映之際,已經滿街偷拍版的光碟。像《江湖》這部純粹描寫黑社會人物情仇的電影,的確難以通過內地嚴厲的電檢標準,他們會問:香港的警察怎麼了?竟然黑社會大廝殺也無人理會(全片只有林雪一個軍裝警察,還要讓余文樂搶了佩槍)。
內地要絕對「政治正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現實與世界並非如此),所以香港電影工作者若想作品能在國內公映,必須遷就他們的電影標準,簡單的做法是利用剪接及重新配上國語對白,將敏感的場面(如性愛場面)剪去,改頭換面,或像《無間道》配上一另外一個壞人被繩之於法的結局,才能和廣大的中國觀眾見面。
這種改動難免會和導演最初拍攝意願有所違背,像《大隻佬》換了名字《大塊頭有大智慧》在國內上映時,便被觀眾批為情節不通的爛片,但《大》片在香港票房報捷,而劉德華嬴了影帝,令國內觀眾好生奇怪,直至看了香港版的DVD後,才發現他們看的《大塊頭》之內容和《大隻佬》有很大的出入。
《大隻佬》為了遷就電檢的另一標準,不能播放過於神怪之事,將所有關於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之情節全部去掉,劉德華非因看到因果才決定幫張柏芝,而是因為想起女朋友被殺而動了惻隱之心。但試問缺少了「因果」這重要主題,《大隻佬》還能是《大隻佬》嗎?憑該片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杜琪峰也不知國內版本是誰剪成那樣子的,但也理解投資者面對的制肘。
審查制度的制肘像個緊箍咒,令電影投資者步步為營,如何在不影響影片原意及進入內地市場兩者之間所取捨及調節。雖然在金像獎頒獎禮中董建華已經急不及待上台邀功:說香港政府如何努力為香港電影拓展商機,但電檢這關口並不是CEPA可打破的經濟關口,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在一國兩制下,港片獲得很大的拍攝自由度,但在商業投資的角度考慮內地市場,難免會影響創作自由或像《大塊頭有大智慧》侮辱了創作人的智慧及觀眾的知(劇)情權。
最近看了一個極端的「一片兩制」例子,古天樂及陳奕迅的電影《豪情》,在內地改頭換面變成正氣凜然的警方打擊黃業的火百合大行動電影《天羅地網》。
《天》的導演名字依舊是林超賢及陳慶嘉,基本上沿用了「淨化」後的《豪情》內容(刪去性感場面及粗言穢語),加入補拍片段,由李修賢及張延飾演的香港及內地警察如何搜集證據,證明古天樂辦的咸書背後和香港賣淫集團有關,而且涉及從內地輸入技女!於是中港警方合作執行大規模反罪惡反色情大行動。
這改動不知是誰的主意,但也毫無疑問是港片有史以來最顛覆的一次「再創作」行為:對原本的意識形態作了一次徹底的反動,《豪情》本來是大學生拋開道德包袱出版黃色刊物繼而聲名大噪的故事,搖身一變成為掃黃電影,他們補拍的片段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創作人被逼迎合國內市場作改動時,索性「玩野」來個釜底抽薪的無聲抗議就不得而知,補拍的片段可完全不影響正常《豪情》的運作,因為沒有涉及《豪》的一眾演員,只有李修賢和張延新加入的情節。
無論如何,不知有心或無意,《豪情》和《天羅地網》肯定是在一國兩制下最值得研究,最反動及顛覆的一對作品,也向腦筋靈活的香港電影工作者致敬!
內地要絕對「政治正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現實與世界並非如此),所以香港電影工作者若想作品能在國內公映,必須遷就他們的電影標準,簡單的做法是利用剪接及重新配上國語對白,將敏感的場面(如性愛場面)剪去,改頭換面,或像《無間道》配上一另外一個壞人被繩之於法的結局,才能和廣大的中國觀眾見面。
這種改動難免會和導演最初拍攝意願有所違背,像《大隻佬》換了名字《大塊頭有大智慧》在國內上映時,便被觀眾批為情節不通的爛片,但《大》片在香港票房報捷,而劉德華嬴了影帝,令國內觀眾好生奇怪,直至看了香港版的DVD後,才發現他們看的《大塊頭》之內容和《大隻佬》有很大的出入。
《大隻佬》為了遷就電檢的另一標準,不能播放過於神怪之事,將所有關於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之情節全部去掉,劉德華非因看到因果才決定幫張柏芝,而是因為想起女朋友被殺而動了惻隱之心。但試問缺少了「因果」這重要主題,《大隻佬》還能是《大隻佬》嗎?憑該片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杜琪峰也不知國內版本是誰剪成那樣子的,但也理解投資者面對的制肘。
審查制度的制肘像個緊箍咒,令電影投資者步步為營,如何在不影響影片原意及進入內地市場兩者之間所取捨及調節。雖然在金像獎頒獎禮中董建華已經急不及待上台邀功:說香港政府如何努力為香港電影拓展商機,但電檢這關口並不是CEPA可打破的經濟關口,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在一國兩制下,港片獲得很大的拍攝自由度,但在商業投資的角度考慮內地市場,難免會影響創作自由或像《大塊頭有大智慧》侮辱了創作人的智慧及觀眾的知(劇)情權。
最近看了一個極端的「一片兩制」例子,古天樂及陳奕迅的電影《豪情》,在內地改頭換面變成正氣凜然的警方打擊黃業的火百合大行動電影《天羅地網》。
《天》的導演名字依舊是林超賢及陳慶嘉,基本上沿用了「淨化」後的《豪情》內容(刪去性感場面及粗言穢語),加入補拍片段,由李修賢及張延飾演的香港及內地警察如何搜集證據,證明古天樂辦的咸書背後和香港賣淫集團有關,而且涉及從內地輸入技女!於是中港警方合作執行大規模反罪惡反色情大行動。
這改動不知是誰的主意,但也毫無疑問是港片有史以來最顛覆的一次「再創作」行為:對原本的意識形態作了一次徹底的反動,《豪情》本來是大學生拋開道德包袱出版黃色刊物繼而聲名大噪的故事,搖身一變成為掃黃電影,他們補拍的片段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創作人被逼迎合國內市場作改動時,索性「玩野」來個釜底抽薪的無聲抗議就不得而知,補拍的片段可完全不影響正常《豪情》的運作,因為沒有涉及《豪》的一眾演員,只有李修賢和張延新加入的情節。
無論如何,不知有心或無意,《豪情》和《天羅地網》肯定是在一國兩制下最值得研究,最反動及顛覆的一對作品,也向腦筋靈活的香港電影工作者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