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玉郎的教誨



( 原刊 AV Magazine 06-10-2006 )沒有到戲院看《龍虎門》,最近才買了DVD;或者該這樣說,我在1979年已經看過龍虎門電影。曾經是狂熱的黃玉郎擁躉,從《小流氓》時代開始捧場,目睹它由書名、編排以至風格的數度改變,我和一眾屋邨仔視黃生為偶像,他的作品是單純心靈的精神食糧,常在黃昏時候站在報攤,急不及待等貨車送來新鮮出爐的龍虎門。


黃玉郎是漫畫界的神話,劃出彩虹,把山寨廠式的公仔書,變成上市的出版集團。其後因商業犯罪瑯璫入獄,一手創立的漫畫王國亦落入其他商人手中,出獄後他重整旗鼓,但公司規模不可同日而語。


二十多年前,黃生的事業正步向高峰,朋友的圈子自然越來越大,電影界的朋友邀請他將龍虎門搬上大銀幕,黃玉郎當年在旗下刊物不斷催谷宣傳,我也掏空零用錢買戲票,豈料那部《龍虎門》完全貨不對辦,只是借用了王小虎與石黑龍兩位主角名字,套進一部老掉大牙的爛鬼民初武打片,橋段離不開小子闖禍、家門不幸、拜師學藝及代父報仇等陳腔濫調,令我非常不滿,童年陰影延伸至今天,抗拒龍虎門電影,恐防再次被騙。


二十多年後,龍虎門電影再現江湖,這次是甄子丹與葉偉信,再加上偶像派演員謝霆鋒余文樂,看後可用四個字總結:不倫不類。不過也可以說是刻意做成的不倫不類;電影的時空很混雜,雖然明言是香港,裝束現代化的人物,穿梭於幾個佈置得古色古香的場景,如處身古代武俠小說世界,但主角不時會拿出最新型號的「落雞呀」電話,為商品打廣告。鏡頭拉闊時,必然見到電腦動畫構成那燈火通明的現代城市,帶點科幻片感覺。


導演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漫畫時空只是虛擬現實世界中最抽離的部份。這種荒謬,反而捕捉到原著精神。回頭認清,龍虎門漫畫壓根兒就是一部脫離現實的古代俠義武打作品,《小流氓》時期還植根屋邨,王小虎對付的是街坊惡棍,例如「牛頭角十三狼」及「慈雲山三鬼」之流,步入《龍虎門》時期,已經飄洋過海打火雲邪神,之後更有蚩尤等角色出現,變成更抽離的古代武俠故事,所以龍虎門就是不倫不類的東西。


但黃玉郎這本小小的漫畫書,卻教曉小伙子不少課外知識,堪稱是通識教育的先驅:降龍十八掌招式來自易經乾卦的爻、第一句學懂的日文粗口「八格耶魯」及印度粗口「爹呢媽呢個B」、玫瑰花瓣掉落代表少女被蹂躪,西瓜爆開是爆頭,蕃茄爆開是男人最痛……其實是俄國表現主義電影手法、而王風雷與王小虎的絕技「冰火五重天」及「電光毒龍鑽」,名稱更落入色情界發揚光大……

玉郎是我們的好老師,他在《龍虎門》客串一角,赫然已經是個諗佛經的世外高人,提點馬小靈要隨心之所向,抓住散落的最後一粒佛珠,拯救心愛的人。畢竟年紀大了,歷經人生起落,玉郎的教誨帶點禪味,不像年青意氣風發時,在專欄內大談擁有三部保時捷跑車、住山頂海景豪宅與名人交往之快感,看得小讀者牙癢癢,長大後要發達,享受人生;龍虎三皇伸張正義,儆惡懲奸的精神,已經遠去矣,誰來對付「嘉湖山莊四怪」、「將軍澳廣場二妖」及「apm六魔」?

沒有留言: